箱梁内模,气囊内模,橡胶内模,内模厂家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手机版
  • 网站首页
  • 走进君正
  • 产品展示
  • 新闻资讯
  • 箱梁内模
  • 气囊内模
  • 橡胶内模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业界资讯
公司动态
发货通知
技术支持

联系方式

重庆君正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电  话:023-60776666

手  机:15703040215

传  真:023-60776666-804

真诚期待您的来电,为您解答箱梁内模,气囊内模,橡胶内模,内模等产品详细使用说明及价格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资讯
业界资讯

专家建议化工企业应关注三聚氰胺新市场的开拓

专家建议化工企业应关注三聚氰胺新市场的开拓  据了解,目前我国三聚氰胺主要消费领域仍是木材加工、涂料、造纸、模塑料等传统领域。在终端需求低迷的影响下,三聚氰胺企业很难获得好的收益。针对这一状况,薛挺宇建议,低取代度羟乙氧乙基三聚氰胺、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泡沫、三聚氰胺纤维等领域都是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这些新产品或具有良好的环保指标,或以优良的性能得到市场青睐,企业完全可以在这些新领域耕耘开拓。目前,我国在这些新领域与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三聚氰胺纤维等产品工业化才刚刚起步。   9月24日,中国三聚氰胺及下游产业开发推进峰会在青岛落下帷幕。面对三聚氰胺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的状况,与会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希望行业加强自律,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实施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突破传统应用领域,拓展新应用、新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预计到今年底,全球三聚氰胺生产能力将达到约350万吨,其中中国为260万吨。尽管国内三聚氰胺需求及出口在稳步增长,但增速远远低于产能的增长,过剩的局面不断趋于恶化。尤其是近几年,国内三聚氰胺新建装置不断投产,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即使按45%的开工率计算,也过剩30万吨左右。不少与会者表示,行业要想发展,必须严控低水平重复建设。   川化股份公司主管工程师邓霖说,三聚氰胺产能激增,折射出上游产品尿素的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作为尿素企业化解产能过剩的zui佳途径,发展三聚氰胺成为很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共同选择。这一点从今年预计新增的39万吨三聚氰胺产能中也能得到印证。   这些新增产能的释放,将对本来开工率就不高、市场持续低迷的三聚氰胺行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要打破这种越过剩越上项目的危险局面,需要全行业企业加强自律,严控低水平、同质化建设,齐心协力突破产能过剩的重围。   中国三聚氰胺协作委员会市场调查员薛挺宇则更加关注三聚氰胺新用途、新市场的开拓。他认为,突破传统应用的边界,大力发展有潜力的下游产品,不仅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效益,对化解产能过剩也极有助益,同时也符合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时代新要求。   去产能化任重道远   鲁西集团三胺厂谭厂长:目前三聚氰胺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平均开工率不足五成,产能利用率低下,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深度调整。尤其在需求增长减速的背景下,去产能化任重道远,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现在,扩大出口成为很多业内企业缓解压力的有力举措。近两年来,国内每年出口的三聚氰胺已超过20万吨。但随着国外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原料的多元化,预计后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国内企业切忌再盲目投资扩大产能,而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技术和设备上不断加快升级步伐,降成本、提品质,依靠过硬的产品争夺国际市场。在这方面,国内企业还需要快马加鞭。   行业必须自我加压   山东舜天化工公司总经理袁俊迎:目前国内三聚氰胺行业除了要面对自身产能过剩的严峻考验外,外部市场环境也在频频施压。国外发达经济体的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我国三聚氰胺出口成本被迫提高;国外石化产业加速调整,据预测,未来3年美国新增化工产能将占全球新增产能的约20%,发达经济体及中东等传统油气资源出口国均向高附加值、高端精细下游产品延伸。可以预见,我国三聚氰胺行业将面临很大的冲击。   对此,三聚氰胺行业必须自我加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产能。同时以装置规模化、低能耗为目标,提高产品竞争力,做精、做深下游产业链。尤其要整合行业优势,集中力量实现关键技术的快速突破,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夯实基础、增强动力。   提升空间还很大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三胺贸易部部长曹提勇:在控制产能膨胀的同时,全行业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目前,国外欧技新高压法、卡萨利等新技术加快普及应用,一些国家页岩气开发利用提速,带来了丰富廉价的工业原料,大大降低了三聚氰胺的生产成本。随着国外不少三聚氰胺企业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全球三聚氰胺行业正处在新一轮洗牌阶段。国内企业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不落伍、不出局,就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巩固自身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虽然我国自主开发的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已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未来三聚氰胺行业的发展主流是装置的大型化和低能耗,谁能在这两方面抢得先机,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   创新才是自救法宝   重庆建峰化工集团生产经理高翔:创新是破解当前三聚氰胺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本途径。上游尿素产能过剩,需要三聚氰胺来转移产能,而下游产业因缺少科技含量,也同样出现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等情况。对此,创新才是企业自救的法宝。创新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扩大产品市场优势;创新可以在延长产业链上不走寻常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开辟下游加工的新途径,避开同质化和重复建设的老路;创新更是敲开国外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无论对于三聚氰胺行业本身,还是整个产业链,离开了创新,就只能坐等被市场无情淘汰。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08-10 00:00: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第三季度美国塑料机械行业或将继续走强  下一篇:红宝丽积极拓展硬泡聚醚海外市场
荣誉资质|发货通知|友情链接|站内搜索|网站地图

重庆君正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电子产业园凤德路10号

023-60776666 15703040215

重庆君正为您提供箱梁内模,气囊内模,橡胶内模等产品的使用方法和解决方案。咨询电话:13908373267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3  www.metinfo.cn